
【孩子被3C綁架 家長如何解救?】
不帆心家庭教室網路使用分齡講座上週六、週日連兩日在線上熱鬧展開,面對網路原生代家長的焦慮與擔憂、3C引發的親子衝突帶來的壓力和痛苦,不帆心家庭教室創辦人趙逸帆老師,用客觀的角度為家長剖析,提出新世代網路教養要從「理解」與「同理」出發,高互動的一問一答式講座,直解家長心中疑惑,會後家長回饋,「講座內容豐富、老師提供的教養方式很有系統且實用」,並得出想解開孩子的「迷網」,溫暖親情是唯一的解方。
不帆心家庭教室分齡講座分為幼兒、小學、中學場,採限額參加,吸引了超過50個家庭在線參與。逸帆老師親授自創的不帆心輔導五心法,透過一同使用、知己知彼、引導矯正、焦點轉移、做孩子的榜樣五步驟,避免孩子網路成癮、拉近親子關係,他也提出家庭無3C日的概念,期許家長能夠同理孩子、陪伴孩子,共同學習成長,避免讓3C成為親子關係的「癮」形枷鎖!
針對0-7歲的幼兒使用網路,逸帆老師給出「設下明確使用時間與規範」的建議,讓孩子從中學習自律,未來才有機會自主自由的使用,同時要讓孩子認知3C不只是娛樂工具,也可以是學習知識的工具,若3C容易引發孩子的情緒問題,家長則要先與孩子連結感情,再說明規則,並溫柔堅定的處理。而後家長回饋:「回應孩子的需求、感受,累積親子情感存摺,是避免孩子3C成癮的關鍵點!」
在8-12歲小學場中,逸帆老師建議家長,針對這年紀孩子的網路使用,必須列出明確的條例規範,避免孩子踩線違規,也可以制定違規的實質懲戒。小學場中有許多家長正面臨著「給與不給」手機的困擾,針對此問題,逸帆老師點出給予手機的年紀、給或不給都不是最根本的問題,要正確使用手機是一段階段性的學習歷程,要先透過家長的『示範』、與孩子『共用』,接著在旁『監測陪伴』使用、再進入孩子『自己用』階段,最後才能『擁有自己的手機』。國小場家長回饋:「老師直接針對家長當下面臨的困擾一對一量身定制解方,幫助非常大,讓未來在與孩子互動上更有方向。」
年齡段偏高的13-18歲中學場中,則有多位家長反映,孩子花過多時間在使用網路、線上遊戲等,缺乏學習動機、在現實生活中找不到興趣,逸帆老師建議家長,可以透過陪伴孩子生涯探索,找到成就感與人生使命感,並轉化環境、多鼓勵、讚美、關注,讓孩子擺脫被3C綁架的現狀。青少年網路教養的關鍵步驟要從理解、與孩子建立共同語言、連結關係,再做後續的引導與矯正。中學場家長提問熱烈,最後也從原先的困擾煩惱中得出,面對孩子3C成癮,得用「親情戰勝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