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艘乘載愛心的小船,期待引領每一個家庭,擁有不煩心的親子關係,家庭成為新型態的學習教室!」
——不帆心家庭教室

『為什麼成立』
— 不帆心服務宗旨 —

2020年當新冠疫情爆發,全球有14億的學生面對疫情衝擊無法正常上學,而面對停課不停學的挑戰,除了學生和教師,家長也是首當其衝。甚至是許多小學家長,需要請假在家陪伴孩子學習,批改作業等等都有機會。於此同時,108課綱上路,學生的學習不僅限於教室內,結合「生活情境」的學習更是重要,並且核心素養的也是過去家長不曾經歷過的學習改革。下一個世代(Z世代、α 世代)同樣都是在高度接觸網路、科技相關產品,面對線上學習、混成式學習、自主學習等浪潮中,家長如何陪伴孩子善用網路資源,成為一名終身學習者是十分挑戰的任務。
鑒於以上三個挑戰點(後疫情時代、108課綱改革、網路原生代衝擊),不帆心看見家長有『被陪伴』和『被培力』的需求,於是成立宗旨為『幫助每個家長成為老師,期待每個家庭都能成為教室。』,並接由三環系統(家長培力講座、繁星共學團、親子共學),讓家長和孩子共同成長,真正實現不帆心理念。

『為誰而做』
— 不帆心服務族群 —
不帆心主要服務對象對國小家庭,以雙北為主,包含主要照顧者和小學年段的學生。但講座觸及不僅限於小學家長,相關線上講座可開放給學齡前或中學年段家庭學習,也因為線上進行,可觸及到全台灣的家庭。但不帆心共學課和繁星共學團,目前僅規劃於雙北地區的家長。
『為何而學』
— 不帆心教育理念 —
讓每個孩子學習自由,自由學習。
![]() ![]() |
![]() ![]() |
![]() ![]() |
|
課程主軸 | 情感教育 | 媒體教育 | 探索教育 |
質性說明 | 從自我出發,期待孩子在學習啟動能提升對自我的認識,並且擴及到人際互動、家庭溝通等等。進而訓練孩子自我控制、挫折忍受等等,來應對各樣的學習挑戰。 | 開始學習前,必須先了解學習工具,期待孩子在網路世代中能善用3C,並發揮正向的影響力。過程學習自我管理、美感素養、創意展現、科技資訊等來適應現在和未來的挑戰。 | 真正的學習者不是為了別人而學,而是找到自己的使命,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期待孩子及早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在過程探索學習,了解個人興趣愛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 |
108課綱 核心素養 |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通用語溝通表達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課程子題 | 1. 人際互動與技巧 2. 專注力訓練課程 3. 團隊合作工作坊 4. 自我管理能力 5. 情緒素養培養 6. 藝術與戲劇治療 | 1. 認識網路和媒體 2. 學習媒體素養 3. 媒體工具使用 4. 小小播課/小小網紅 5. 讀報課/雜誌課 6. 電影/戲劇賞析 7. 平面設計課 | 1. 自主學習工作坊 2. 解決問題工作坊 3. 議題式討論課程 4. 小小職人體驗課 5. 語言課(英文、新住民語、本土語) 6. 設計思考工作坊(SDGs) |


情感教育
從自我出發,期待孩子在學習啟動能提升對自我的認識,並且擴及到人際互動、家庭溝通等等。進而訓練孩子自我控制、挫折忍受等等,來應對各樣的學習挑戰。
A1 身心素質與自我精進
B1 符號通用語溝通表達
C2 人際關係與團隊合作
- 人際互動與技巧
- 專注力訓練課程
- 團隊合作工作坊
- 自我管理能力
- 情緒素養培養
- 藝術與戲劇治療


媒體教育
開始學習前,必須先了解學習工具,期待孩子在網路世代中能善用3C,並發揮正向的影響力。過程學習自我管理、美感素養、創意展現、科技資訊等來適應現在和未來的挑戰。
A3 規劃執行與創新應變
B2 科技資訊與媒體素養
B3 藝術涵養與美感素養
- 認識網路和媒體
- 學習媒體素養
- 媒體工具使用
- 小小播客/小小網紅
- 讀報課/雜誌課
- 電影/戲劇賞析
- 平面設計課


探索教育
真正的學習者不是為了別人而學,而是找到自己的使命,做自己學習的主人。期待孩子及早認識自我、認識世界,在過程探索學習,了解個人興趣愛好,激發孩子自主學習。
A2 系統思考與解決問題
C1 道德實踐與公民意識
C3 多元文化與國際理解
- 自主學習工作坊
- 解決問題工作坊
- 議題式討論課程
- 小小職人體驗課
- 語言課(英文、新住民語、本土語)
- 設計思考工作坊(SDGs)

我們的成果
2022年5月到2023年5月,我們辦理大量的親職講座、撰寫許多親職專欄文章、也整理了大量家長資源,期待讓家長受陪伴、受培力。也有嘗試辦理親子共學營,家長和孩子都非常喜歡不帆心的親子共學課,一年下來不帆心Line社群更是累積超過1000名家長粉絲,期待接下來能幫助更多家庭不煩心,而受幫助的家庭也能成為種子,繼續去幫助更多家庭~
30
場
辦理講座場次
2,000+
人
接觸國小家長
5
場
親子共學課程
35
組
共學家庭組數
30
場
辦理講座場次
2,000+
人
接觸國小家長
5
場
親子共學課程
35
組
共學家庭組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