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記者大跟班 顛覆固有價值觀
我不是突然叛逆!據調查顯示,Z世代族群(9-23歲)自評最符合人生階段的關鍵詞,分別是「忙碌」、「茫然」、「煩躁」,最不喜歡聽到的評價則為「抗壓性差、沒耐心、缺乏問題解決的能力」,《不帆心家庭教室》創辦人趙逸帆老師點出親子互動關鍵,父母若想與青少年順暢溝通,首先要從「理解」與「認可」開始。
由新竹縣文化局、由青年教育團隊《LAPSEE》與《不帆心家庭教室》攜手舉辦的親子共學營「媒體花生什麼事」,7月30、31日兩天在台北熱情開跑,課程中透過有趣的繪本分析,激烈而充滿邏輯的辯論橋段、親子共同上街採訪、產製新聞,到走上講台模擬記者會,創造多點親子對話機會,「在這裡,家長與孩子不是上對下的關係,是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的夥伴」。
為期兩天的親子共學活動由師大媒體素養教育活動推廣組織協助辦理,中嘉數位等多家有線電視贊助,單日限收十組親子參與,分為上、下午場,負責上午場的《LAPSEE》講師陳悅寧採用帶讀繪本的方式,誘發親子判斷新聞媒體是否客觀的思辨力,在親子辯論會上,分為正、反、中立三方執行,釐清與看見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觀點,現場也有孩子勇敢發聲表達自我「媽媽,事情不是都是你想的這樣」!在悅寧老師活潑生動的帶領下,現場氣氛熱絡,親子參與度極高,笑聲不斷。
經過早上熱鬧的辯論會後,下午由《不帆心家庭教室》創辦人趙逸帆老師帶領親子認識何為新、舊、自媒體,並導讀新聞,激發大量的親子對話互動溝通產出訪綱、訪題,接著外出街訪路人,產製屬於親子完整的數據與報導,並在模擬記者會中發表,課程的設計有別以往的單向學習,透過親子的討論與路人的互動,做中學的模式,創造親子溝通的機會,無形中也提升孩子的勇氣與成就感,關於親子共學,逸帆老師鼓勵每一對親子:「媒體素養不只是要避開危險,更重要的每個人都起來創造,發揮正向的價值,改變整個媒體生態。」
育有國小三年級女童的恩綺媽媽回饋:「講師讓小朋友做中學,比單看書籍更容易理解與吸收,也給家長和孩子正向與正確的思考模式,活動安排生動有趣。」她對於辯論會中,小孩清楚的觀點與邏輯印象深刻,還會要求大人「不要離題」!非常可愛。《不帆心家庭教室》是一個親子共學教育平台,致力於產出優質的教養資源與舉辦教育講座、工作坊,讓每一位家長都能成為孩子最好的老師!(陪你編/台北報導)【我不是突然叛逆】教養講座,昨日於新竹縣文化局圖書館舉行,邀請《不帆心家庭教室》創辦人趙逸帆老師分享現代父母很關注的青少年教養議題, 逸帆老師指出,新世代又稱為四大惡世代,是「壓力最大、媒體暴力、一心多用、沒有榜樣的世代」,他針對新世代孩子的需要,提出「不帆心輔導五心法」,父母可透過了解孩子的特質、陪伴生涯探索、增加親子活動、培養孩子興趣、參與孩子社群社交創造共同語言,並以同理取代說教,引導孩子面對挫折與成功,找到正向的學習楷模。
課程採高互動模式,邀請家長一起思考Z世代孩子的需求,並集思廣益可提供的資源與經驗傳授,現場家長參與度高,提出許多有效與有趣的親子互動方式,逸帆老師也特別提醒,面對親子衝突,家長必須學習避免使用命令式口吻,改以「我訊息」取代責備-「我聽見、我覺得、我希望」客觀的方式回應孩子。
新世代的衝擊不只是一個孩子,更是一個世代,所以我們需要有不一樣的家長和老師,來轉化下個世代的教育。不帆心願意陪伴更多家庭不煩心,一起在這充滿挑戰的時代帶出更多善的循環!不帆心家庭教室7/17(日)將於新竹縣文化局圖書館舉辦下一場親子講座【網路時代在想什麼】,現場將分享網路成癮、交友、遊戲、詐騙等相關熱門話題,邀請有興趣的您到場參與,一同成為優質的新世代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