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斷批評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只會停止愛自己。】

這是一段我們常聽見的教養警示句,但孩子提醒過多次仍舊犯錯時,哪一個為人父母可以持續保持理智不罵孩子呢?但家長們是否有發現,有時我們的責罵有功效,有時卻好像有反效果,甚至讓家庭關係不愉快呢?

曾經我輔導過一個ADHD(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孩子,他平均5分鐘就要從位置上站起來。在我入班觀察的期間,發現每一位對待他的師長一開始都能夠溫和引導,但經過幾次之後,都改成用「訓斥」和「處罰」來規範這個小孩。而在我跟孩子媽媽對話的過程中,媽媽也說到孩子在家也常常分心闖禍,罵也沒用,已經管到不想再管。我都能夠理解親師所作所為,當我是導師時,我也一定會遇到相同的困境。

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某次在諮商室輔導小孩的過程中,孩子跟我說:「我不喜歡自己,因為大家都罵我,我知道我不能分心,但我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就是大家眼中的果凍(過動)。」孩子用開玩笑的口吻說自己是「果凍」時,我感受的到他內心無比的失落和挫折。原來每一次我們的責罵,在孩子內心已經造成很多無形的傷痕。孩子已經不相信自己,不愛自己,甚至已經自我放棄。

不是我們不能罵孩子,只是有些時候,責罵不能真正解決問題。每一個犯錯背後都代表著一種需求,而部分孩子面對這些需求往往是無能為力的,專注力問題也只是冰山一角。《不帆心》要鼓勵每一個親師,當我們責罵孩子時,我們可以多想一刻,讓孩子能夠在錯誤中真正得到的是學習,而不是挫折。

用堅定話語代替嚴厲責難;

用承受後果代替剝奪處罰。

讓孩子看見自己所犯的錯;

再陪伴孩子一起承受挫折。

其他推薦

《不帆心》繪本懶人包

《不帆心》全台親子共融公園懶人包

《不帆心》兒童早期療育機構懶人包

【在衝突裡學人際互動!一起來創作敵人派!】

《不帆心》親職社群懶人包

【同理心從何學起?從家庭情緒共學課開始!】

【用繪本談霸凌,讓孩子有勇氣面對衝突】

【情緒風暴怎解?四階段讓孩子認識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