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了小孩 然後呢?】

無論你是家長、還是老師,
還是需要陪伴學生的照顧者,
我們難免會有情緒失控,理智線斷掉的時候,
特別暑假來臨,每天大眼瞪小眼,
一定避免不了親子衝突。

這篇文章沒有探討「能不能打小孩」,
對我來說,#暴力是零容忍,
我們可以生氣、憤怒,但就是不能打小孩!

 –

如果今天真的不幸發生這樣的狀況,
又或是失控到差點傷害了孩子,我們該怎麼做?

 一、【同理自己,但非合理自己】

每一個情緒失控的背後都有需求和原因,小孩和大人都是人,我們都有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我們需要的」其實就是「我們希望孩子做到的」―「暫停」、「覺察」、「控制」、「冷靜」、「表達」,當我們快要情緒失控時,告訴自己⁚「我現在很生氣,我需要冷靜,先離開一下……」;如果我們已經失控,我們可以告訴自己,我可以生氣,我可以憤怒,但我不能影響到孩子和家庭;如果失控到已經造成傷害,事後也記得告訴自己,生氣沒有錯,但失控傷害到孩子就是我們要承擔的錯誤。

我們可以「同理』自己的處境,但不能「合理」自己的行為,這件事除了對自己說,也要常對孩子說。這樣才能真正與孩子達成合作關係,進而有好的親子關係。

二、【接納不完美,勇敢承擔錯誤】

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父母或老師。事實上,每個人都是特別的,沒有必要成為別人眼中的「好」,而是常常接納自己的不完美,也看見自己的優點,做一個充滿自信的人,那樣的獨特才是「完美」。

在陪伴孩子的路上,如果我們不小心犯錯、講錯、操作錯,或是真的打了孩子,要做的事就是接納自己、承擔錯誤。什麼是「接納自己」,就是告訴自己⁚「我也是個不夠好的父母,我也會犯錯。」這樣的自我對話不是自責式的罵自己,而是要帶出下一個行動――勇敢承擔錯誤,道歉並不可恥,當孩子犯錯,我們都會希望孩子出面道歉,而身為陪伴者,我們應當做出最好的示範。最好的教養不是滿口大道理,而是用身教來告訴孩子,勇敢承擔錯誤是每個人都該做的事情。

三、【關注孩子,重新建立關係】

打小孩這件事不只是道歉、調整而已,更需要關注的是孩子的身心靈是否創傷,當我們道歉完,重要的是要去關注這件事有沒有造成孩子心裡充滿畏懼或膽怯,也要關心孩子的身體是否有其他受傷之處,不僅如此,也可以多留意孩子的情緒表達、生活作息、飲食狀況是否受影響,各種層面如果出現明顯的改變,就需要進一步尋求協助。

而孩子除了外在身體的受傷,他們的內心可能也有很大的不諒解,有些時候,孩子被責罵,討厭的不是大人,而是自己,如果我們只有打罵,並沒有陪伴和鼓勵,那長期下來,孩子容易缺乏信心,自我價值感就會低落。所以如果我們不幸打了孩子,還有機會的話,請務必要主動修復關係,不只是道歉,更是花時間陪伴孩子,就算只是一些玩耍、看影片、發呆,這樣簡單的親子互動都是很棒的,也記得找機會抱抱孩子、鼓勵孩子,親子關係是孩子成長過程很關鍵的一個關係。

四、【尋求幫助,育兒不是一個人的事】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常常情緒失控,我們除了找到自己情緒調節的方式,懂得「尋求幫助」也是重要的,孩子成長不是一個人的責任,當我們有情緒、有狀況、或是身體不佳時,不必總是硬撐著來帶孩子,我知道我們有責任,有時候也找不到人,但是當我們死撐著來陪伴孩子,那樣的陪伴品質有時候對彼此都是有傷害的。

什麼是尋求幫助?不是說一定要找個人幫忙照顧孩子,而是讓自己有一些空間休息,也讓孩子有其他環境來學習,所以如果你常常情緒失控,請勿必給自己留白,喝喝咖啡,看看書,躺著什麼都不做可能也是一種方式,或是找到親朋好友聊聊天、訴訴苦,聽音樂、看電影、或是聽場講座讓自己重新充電。而孩子怎麼辦?可以讓孩子找到自己喜歡的課程學習,找到安全的公園放電,找到三五好友一起打Game都是可以的。

「育兒不是一個人的事」,育兒需要的是一個健康、完善、有溫度的系統,如果親子相處時常有紛爭,沒辦法好好對話,那我們可能真的需要其他人進入這個系統幫助彼此,就像是有些老夫老妻會買寵物在家照顧,因為寵物有時候能當潤滑劑,而家裡多了一點其他溫度,衝突就比較不容易發生。能夠幫助這個系統的人很多元,包含其他親朋好友,社區資源、學校師長、甚至社福、醫療機關都是可以的。我們也常跟孩子說,遇到問題要尋求幫助,切記,身教大於言教,不要再一個人承擔所有事,當你願意把問題丟出來,我相信,總會有人接住的。

文章寫到這,從【同理自己,但非合理自己】到【接納不完美,勇敢承擔錯誤】,再到【關注孩子,重新建立關係】,最後是【尋求幫助,育兒不是一個人的事】,不知道哪部分讓你最有同感,覺得自己最需要開始練習呢?如果身旁也有需要幫助的照顧者,請記得轉傳給他看,我們一起來學習陪伴孩子!

最後,想鼓勵每一個家長、老師,陪伴孩子真的不容易,我們都愛孩子,但有時候就是「忍不住」,要時刻提醒自己,「先愛,後教」,這個愛不只愛孩子,更是愛自己,不要把自己常常埋沒在工作海中,多點察覺自己的狀況,多點自我照顧,我相信陪伴孩子會更有能量的。

祝各位孩子、家長、老師
暑假愉快,家庭和樂!

其他推薦

《不帆心》繪本懶人包

《不帆心》全台親子共融公園懶人包

《不帆心》兒童早期療育機構懶人包

【在衝突裡學人際互動!一起來創作敵人派!】

《不帆心》親職社群懶人包

【同理心從何學起?從家庭情緒共學課開始!】

【用繪本談霸凌,讓孩子有勇氣面對衝突】

【情緒風暴怎解?四階段讓孩子認識宣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