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天無所事事喊無聊,是你孩子常常的樣態嗎?
明明家裡放滿的書本、玩具、各式美勞用品,
孩子還是不知道要做什麼?
無聊其實有一種情緒詞彙,而在這心情背後的原因卻是有百百種。當孩子喊說「我無聊時」,家長們是否有察覺無聊的原因,並且做出合適的引導呢?
–
以下兩段實際對話分享給家長們:
【引導實例一-對固定事物有厭惡】
孩子:「老師,我好無聊,不知道做什麼?」
我:「說說看,為什麼現在會讓你覺得很無聊?」
孩子:「因為大家在閱讀,我不想要閱讀!」
我:「感謝你跟我說,但現在的時間是閱讀時間,如果你真的不想閱讀,也要保持安靜讓其他同學安靜閱讀哦!」
(原本一直嚷嚷說無聊的孩子,經過這對話後就安靜的回到自己座位上做自己的事情,神奇的是,過了5分鐘,這孩子還是起身去拿書加入的閱讀的行列)
【引導實例二-對事情缺乏興趣和觀察】
孩子:「老師,在學校好無聊好無聊,我什麼都不想做?」
我:「哪些事情你不想做呢?」
孩子:「通通都不想,每件事都好無聊!」
我:「但你來找我跟我說,是想要我陪你嗎?還是你想要找事情做?」
孩子:「我找不到事情做!」
我:「你去觀察大家做哪些事情,五分鐘之後跟我說!」
(之後孩子也沒有回來,就默默的加入了其中一群小孩的遊戲中)
–
當孩子喊無聊,不要急著給孩子建議和選擇。
最重要的是回應孩子的情緒,並且問出無聊的原因。
以上我的引導,都沒有直接給予孩子明確的動作指令,反而給孩子空間、讓孩子多觀察。並且明確告知孩子現在的「可以」和「不行」,讓孩子在無聊中探索,在空間中學習獨處。
不帆心陪你一起陪喊無聊的孩子長大!
暑假要開始了~各位家長們辛苦了~